首頁 新聞動态 智能倉儲競争加劇卻深受資本青睐 這将引領物流行業的新潮流?
智能倉儲競争加劇卻深受資本青睐 這将引領物流行業的新潮流?
2019-05-05 15:30:42 170

随着電商行業進入高速發展階段,企業成本不斷上漲、快遞量的大幅攀升,人工效率已經趕不上行業增幅,智能化設備的投入已成不可逆轉的行業趨勢。其中智能倉儲也成爲巨頭們争相布局的重要領域,它在降本增效上展示出很明顯的作用。

據36氪報道,國内智能倉儲行業又迎來一筆不小的融資,鲸倉科技于2018年12月完成B+輪7500萬元融。在資本市場的加持,智能倉儲的發展也迎來新階段。近年來也有不少智能倉儲初創企業獲得資本市場的熱捧,像極智嘉、盈科視控、快倉、馬路創新等都是其中的代表企業。

随着電商企業和快遞企業都在智能倉儲領域積極布局,它們都企圖在未來激烈的競争中搶占智能物流領域的高地,未來誰會占據更多優勢?智能倉儲要想走上規模化發展,它該如何提升行業競争力?

物流發展進入快車道智能倉儲缺口大 各方勢力紛紛布局搶占有利位置

去年雙十一,阿裏巴巴創下了 2135 億交易額的戰績,刷新了新曆史。除了阿裏之外,京東、蘇甯、拼多多、唯品會都創下了新的交易記錄。在電商交易發展越來越高速的階段,不少平台跟企業都面臨要跟上這種高速發展的節奏,其中物流就是最重要的環節之一。

根據中商産業研究院的報告,預計2019年中國電子商務交易規模将達到32.9萬億元,同比增長爲16.2%,消費者消費習慣的逐漸養成,推動着中國電子商務的發展,2020年中國電子商務交易規模将有望達到38.2萬億元。

受電商行業需求帶動,市場對配送、倉儲等方面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倉儲運輸是快遞物流體系中的關卡之一,倉儲運輸的效率水平、是否實現精細化的系統管理、是否有效提升周轉效率等要素對實現高效物流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如何建立健全倉配管理體系,成爲不少電商、快遞企業亟需解決的問題。

有相關機構預計,到2020年,我國快遞業務量将達到500億件,倉配一體化業務的快遞量将占到總業務量的50%,倉配一體化市場規模将達到2250億元。快遞數量的增長趨勢猛烈,平台跟企業自然要在效率上有更大的突破,除此之外,如何降低人力成本也成爲他們不得不解決的大難題。

當場景聚焦到倉儲物流時,複雜的庫存量單位安排和調配讓其成爲消費鏈條中成本最高的環節之一。傳統的倉儲管理要依靠強運營、密集勞動來保證系統順利運行,雖說形式了一套相對成熟、穩定的産業鏈條,但不得不說這也成爲企業跟電商平台占支出成本的重要一部分。

伴随國民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發展智慧物流在物流業内已經形成共識。京東物流、菜鳥、蘇甯物流等更是開啓了“自建物流倉儲”與“第三方物流”的競争模式,而關于物流的競争焦點成爲了智能化水平之争。

去年9月,菜鳥網絡開始在全國啓動超級機器人倉群,這些倉群會陸續在上海、天津、廣東、浙江、湖北等重點城市和物流樞紐落地。通過智能算法、自動化流水線、AGV機器人等,提升倉内的無人化作業水平。

去年9月,京東第一次向業界展示亞洲一号智能物流項目。目前,京東的亞洲一号已經從當初的1個擴展到9個,覆蓋全國上海、廣州、武漢等八大城市。

蘇甯物流目前已經全面社會化開放運營,公開數據顯示,在倉儲面積(600萬平方米)和倉儲網絡上(8大全國物流中心,47個區域物流中心,20個平行倉),蘇甯物流都堪稱中國零售行業最大的自營物流企業,目前除了服務蘇甯易購,基于倉儲網絡的優勢,外部服務客戶達到2000多家。

正是由于巨頭在智能倉儲上的動作越來越積極跟頻繁,這也讓這個行業的發展受到更多的關注,隻是國内智能倉儲與國外先進的物流自動化系統提供商競争中還存在不少的差距,到底有哪些難點影響它的發展呢?

雖說智能倉儲成智慧物流裏的重要一環 但行業走向成熟化還面臨不小難度

據高工産研統計,智能倉儲物流系統規模從2001年的不足20億元,迅速增長至2015年的600億元。2018年已超過1000億市場空間,年均增長速度超過20%。這麽快的增長速度,也讓倉儲自動化在全球範圍内競争激烈,從上遊的物流倉儲地産到下遊的電商客戶都有涉足。

目前,我國正處于倉儲物流升級階段,由機械化向自動化和智能化不斷升級雖說智能倉儲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但就目前這個行業在國内的發展形勢來看,很多企業還是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在小謙筆記看來要想讓智能倉儲登上新台階還面臨不少的難題。

其一,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這方面,智能化還面臨很大的提升空間。這個領域不是靠單純的機器人軟硬件就能解決的事情,它是要跟物流行業緊密融合在一起的。我們看到很多早期公司可能隻是解決了機器人單體的問題,更深度的系統還有待研發,智能技術還不夠成熟。智能自動化倉儲需要應用互聯網、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RFID、GPS等技術的支撐,但目前來看這些技術的深挖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其二、爲了盡快鋪設規模,不少企業企圖用價格戰來打開市場,價格競争一度非常激烈。目前,國内市場上主要具備一定規模的物流系統集成服務商有20多家,在下遊不同的應用領域擁有各自的優勢。爲了争取到更多用戶,低價策略确實是一個方式,但如果一味的用價格來競争反而讓行業的競争不會放在技術領域。因此,這種競争方式不利于行業的健康穩定發展,企業未來看重的仍然是技術的較量。

其三,智能倉儲主要面對的是to B , 數量多不代表能不産生規模效應和品牌效應,反而有可能出現成本投入過高;可以知道的是在規模擴大的同時,意味着管理成本和難度大幅增加;同時,倉儲物流的坪效具有随機性,與包括管理人員的精神狀态等主觀因素在内的原因都相關。就目前各家的實力來看,暫時還未有哪家在這領域占據很明顯的優勢。

就目前智能倉儲發展的形式來看,它要想走上高速發展的全面階段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對于不少電商企業來說,倉儲方面的投入需要大量的資金,自建倉儲依舊是發展中的瓶頸,但對于那些能夠掌控倉儲環節的電商來說,成爲其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優勢。未來智能倉儲還有哪些發展的新局面?小謙筆記跟大家一起探讨下。

智能倉儲未來産業鏈布局将迎來升級 智能倉儲設備投資将迎來下一個高峰

據億歐之前報道,在全球GDP增速5年來于2017年首次超過3%的時候,智能倉儲系統集成商的5年複合增長率達到了6.0%,基本保持在經濟增速的兩倍左右。可以窺見,即使在全球經濟蕭條的大背景下,智能倉儲行業依然保持的較高的發展速度。

根據智能倉儲的産業鏈來看,自動化智能物流裝備分爲了上遊、中遊和下遊三個部分。這三個部分未來都對技術的要求逐步提升,隻有這三個部分的配合越來越緊密,智能倉儲的發展才能走向規模化成熟化。

據有關機構預測,智能倉儲存在巨大市場需求,預計到2020年,智能倉儲市場規模超954億元。正是由于前景發展明朗,除了智能倉儲提供商能有更好的發展機遇,未來這個領域的細分設備也有可能迎來大的突破。

由于電商、快遞的飛速發展,物流倉儲領域作爲物流行業的一個細分領域,業務量在近幾年得到突飛猛進的增長,根據前瞻産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13年到2017年都在保持快速增長,且2017年呈現翻倍式增長,物流機器人銷量爲12900台。可以預見到的是,智能倉儲不僅整個行業的發展将會迎來新階段,更多細分領域也将有更大的發展機遇。

文 |小謙,美股研究社專欄作者,互聯網觀察員,數十家科技媒體專欄作者

 


家居行業倉儲、配送、安裝、售後一站式服務